王建平与村民在树下唱《石山民谣唱法治》曲目。人民网记者 牛良玉摄
人民网海口12月14日电(记者牛良玉)“纠纷双方人平等,调解向理不向人。矛盾双方定定神,得饶人处且饶人……”在海口市石山镇施茶村下辖自然村美社村的大榕树下,悠扬的石山民谣响起,一曲由村里乡贤谱写的《劝解歌》在矛盾双方的耳畔回荡。
“这是我的调解‘法宝’,利用咱们石山民谣这种形式,不仅在平日里能够走进大家的心里,也能够让正上火的矛盾双方慢慢冷静下来。”施茶村专职人民调解员王建平拿起一本《石山民谣唱法治》的册子,如数家珍地介绍着他和村里乡贤们的一曲曲作品,曲目有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唱和谐劝解的,有唱禁毒的……王建平告诉记者,《石山民谣唱法治》不仅曲目丰富,而且不定期更新。
在册子页面上,赫然写着“党建促和谐,民谣唱法治,乡贤化纠纷”。这本由石山镇引导民间艺人和民歌爱好者将法律知识等写进歌词的《石山民谣唱法治》,让传唱300多年的石山民谣,正以当地群众喜闻的形式,奏响时代的主旋律。海口市秀英区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倡导“民谣唱法治”,石山镇形成“普法教育用民歌,遇事相劝用民歌”的新风尚,使依法调处矛盾纠纷成为群众自觉行为,人民调解的知晓率、参与率和调解率逐年提升。
位于美社村的暖心庐舍。人民网记者 牛良玉摄
不仅是传唱多年的石山民谣,美社村里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老屋——暖心庐舍也成了村里民主议事的象征。“这是我们村目前最老的房子,当时建造正值天气寒冷的时期,为了给村民有个烧火取暖的地方而建。大家冬天在一起烤火聊天,慢慢地也就成了村里民主议事的地方,我们村的村规民约也在此敲定。”王建平说。
婆媳关系不好、村里土地纠纷、邻里矛盾……在暖心庐舍屹立的200多年里,人们在屋檐下讲情说理,一起起矛盾纠纷在此化解。“记得在这个地方做的一次调解,是婆媳矛盾,婆婆觉得媳妇不孝顺闹得不可开交,于是大家都聚在这里,由调解员将媳妇请过来,把事情摊开,大家心平气和地把事情说清楚,把心声吐露,说开了就好了。”王建平介绍,虽然如今村里的大小矛盾已不限于在此调解,但这间老屋,在村民心间刻下了“有事好好说”的烙印。
近年来,石山镇整合村、镇、区三级力量联合调处,按照矛盾纠纷化解难易程度,逐级启动调解机制,首次由人民调解员、驻村民警、网格员、村干部开展一级调解;未化解的,由乡贤、律师、法律明白人加入进行二级调解;仍调解不成功或多次投诉、信访的,启动三级调解,由镇领导主持,邀请职能部门和人民法庭、检察室、司法所参与,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据统计,近3年,石山镇共调处大大小小矛盾纠纷390宗,成功调处380宗,调处成功率97%,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在施茶村村民的家门口,悬挂着家训。人民网记者 牛良玉摄
与此同时,家风家训传承与熏陶也是石山镇长治久安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石山镇搜集家风家训106条,在化解家事矛盾、邻里纠纷中充分运用家风家训蕴含的和睦乡里、戒斗息诉理念,并通过打造乡贤文化长廊、家风家训馆,不断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和道德水平。
近年来,石山镇先后荣获“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全国文明村镇”和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等荣誉称号。辖区石山派出所获评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下辖施茶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位于施茶村的中国村庄家训家风施茶馆。人民网记者 牛良玉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客户端下载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