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鱼提现24小时在线
>>打鱼提现24小时在线>>海南新闻
人民网记者 毛雷 李学山 孟凡盛
2024年01月25日10:27 | 来源:打鱼提现24小时在线
小字号

1月23日,海南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议提出,2024年海南要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和美乡村“海南样板”。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与关键环节。近年来,海南在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大背景下,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海南农产品特色鲜明绿色优质品牌,推广休闲渔业和共享农庄精品农文旅路线,以“文明”之约,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从美丽宜居的红色仲恺村到斑兰飘香的加昌村,从“创新吃海”的疍家民宿到“积分治理”的留客村,从文明和谐的梅西村到游客爆满的藤海社区……记者行走海南乡村,感受到的是强劲的发展活力。琼州大地正以不同的发展特色,绘制共同的振兴图景。

村庄美:花红柳绿如景区

仲恺村距离海口市区仅十余分钟车程。干净整洁的村道、太阳能路灯、独具琼北传统民居特色的外立面……刚进仲恺村,记者就被这里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所吸引。

“进来坐,喝杯茶啊!”一座漂亮的小院前,冯书斌老人热情地招呼记者到院子里歇歇脚。老人今年68岁,是一名退休干部。

“这是鸡舍,这是鹅棚,那边是菜园……”冯书斌的脸上满是自豪。院子不大,但在主人的精心打理下,显得井井有条。记者注意到,为了让种菜的泥土不把院子弄脏,冯书斌特意在菜园周围砌了一圈围栏。

“老冯这个院子每一处都是他亲自打理的,我们已经把这个院子申报全国‘最美庭院’了。”一旁的仲恺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邵文鹏补充道。

冯书斌向记者介绍自家小院。人民网记者 李学山摄

冯书斌向记者介绍自家小院。人民网记者 李学山摄

说起打理院子,老冯也有话说:在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期间,家里的老房子遭到严重损坏,自己就开始翻修庭院。“一开始也没想着弄这么好,后来村里开始搞‘美丽乡村’建设,我就想村里都这么漂亮了,我的院子也要漂漂亮亮的。”

同样让记者震惊的,还有三亚梅西村。行走在村道上,满目皆是淡雅诗意的民居、繁花似锦的庭院、风格鲜明的村墙彩绘……

三亚梅西村一角。 人民网记者 符武平摄

三亚梅西村一角。 人民网记者 符武平摄

“我们的省级卫生村荣誉可不是白来的。”三亚市崖州区梅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孙照安说,近年来,在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崖州区委区政府指导下,梅西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卫生治理、环境美化等进行改造提升,打造美丽休闲的乡村环境。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村民们还开始在庭院盆景上下功夫。目前全村95%的村民参与花木盆栽种植,种树栽花、蟠扎盆景蔚然成风。当地还通过打造“乡村花植艺术 传统文化 潮玩雅集 美食市集”模式,让“打卡梅西”成为潮流。

2023年11月,《海南省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印发。按照该方案,到2027年,海南将整治提升万个清洁乡村,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55%;建设千个和美乡村,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打牢“三农”基础。

产业旺:因地制宜显特色

村口有斑兰,路边有斑兰,田里有斑兰,院子里有斑兰,桌上也有斑兰……走进文昌市重兴镇加昌村,仿佛来到了斑兰的世界。

槟榔树下种植着斑兰。 人民网记者 牛良玉摄

槟榔树下种植着斑兰。 人民网记者 牛良玉摄

“我们既然是‘海南斑兰文创第一村’,肯定是要名副其实才行。”加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符大业笑着说。因为斑兰的种植,地处文昌市最南端的加昌村已经成为海南三椰级乡村旅游点、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文昌市委党校现场教学点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产学研基地……

小小的斑兰叶,不仅让这个村庄闻名远近,还让这里的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水涨船高。

符大业算了一笔账,加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利用壮大集体经济经费50万元、厂房租金60万元以及斑兰鲜叶、斑兰分裂苗收益30万元,采取村民土地入股的方式,林下种植斑兰300亩。带动加昌村委会区域范围内村民林下种植斑兰1600亩。厂房租金及斑兰产业方面,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年收益105万元以上;村民林下种植斑兰每亩年稳定收益3000元以上,村集体及农民获得了长久且稳定的收益。2023年,加昌村村民人均收入2.31万元。

陵水疍家海上渔排民宿。人民网记者 孟凡盛摄

陵水疍家海上渔排民宿。人民网记者 孟凡盛摄

在文昌,乡村振兴斑兰飘香;在陵水,特色海上民宿正旺。

“2月1日到16日的客房全都订满了。”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港疍家海上渔排民宿店长苗亮亮自豪地说。

位于陵水南部的新村镇,拥有约8公里海岸线,坐拥南湾猴岛,毗邻清水湾,遥望海棠湾。平静的海湾中错落着烟火相连的渔排,是疍家人世世代代生活的海上家园。

曾经,这里的养殖渔排和海上餐厅也对潟湖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产生过严重破坏,相对混乱的环境一度让游客望而却步。痛定思痛,2020年,陵水全力开展潟湖生态治理工作,拆除养殖渔排和海上餐厅共715户,清除渔排近44万平方米,腾退潟湖生态修复面积690亩。经过整治,新村、黎安潟湖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治理,水质显著提升;珊瑚礁、海草床、红树林等独有的海洋生态系统也得到较好恢复。

渔排拆除了,渔民的生计怎么办?为解决好养殖户生计问题,促进渔民转产转业,鼓励渔民“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2021年初,在新村镇政府的引导下,疍家人集聚海鹰村、海鸥村、海燕村等村寨的9名党员带动85名渔民成立疍家渔排协会,并注册成立了海南疍家渔排文旅有限公司,利用原有的养殖渔排改造升级成疍家渔排海上民宿。

“海上民宿一期原来只有4间客房。2023年,随着二期的开业,客房数增至24间,但到了旺季还是供不应求。”苗亮亮说,虽然渔排民宿客房价格相对较高,但沙滩赶海、灯光捕鱼、盲盒拉地笼、玻璃船泛舟及海钓体验等附加服务,让来到这里的游客感觉物超所值——“不提前预订,基本上很难住进我们民宿的房子。”

2023年,疍家海上渔排民宿实现营收603万元,对于这家只有24间客房的民宿来说,意味着一间客房创造了超过25万元/年的收入。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当前,海南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因地制宜,抓牢特色,斑兰和海上民宿的故事,在琼岛不断上演,产业兴旺的乡村图景,也在继续增添新内容。

人安乐:乡风文明赞家乡

在三亚崖州区梅西村村委会,有一面荣誉墙。

“从2007年到现在,连续16年获得‘文明村’称号,还有两次‘全国文明村’。”孙照安自豪地说,每次接待前来参观的外地客人,除了介绍梅西村作为革命老区村庄的红色历史,就是讲述一块块“文明村”牌匾背后的故事,以及它们给梅西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亚梅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孙照安向记者介绍荣誉墙。人民网记者 李学山摄

三亚梅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孙照安向记者介绍荣誉墙。人民网记者 李学山摄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梅西村把这句话引入到乡风文明建设中,在崖州区第一个提出了“村和万事兴”的响亮口号,得到广大村民普遍认同。

“村两委干部是‘主心骨’,全体党员是‘排头兵’,乡贤是‘连心桥’。”孙照安形象地介绍“村和”的秘诀。

在梅西村,村两委班子坚持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挺在前面,村民无论大小事,只要集体能办的就不让群众自己跑,以深情亲和力感染群众,使得村民信任组织、依靠组织、听从组织。全村70名党员在家门口挂牌“亮身份、亮承诺”,带头树家风,在沟渠修建、村道修扩建、助残助学等方面,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全村乡贤凭借“地熟、人熟、事熟”和乡亲信任优势,积极参与到矛盾纠纷调解、献爱心公益活动、慰问村中老人和困难群众等工作中,为全村团结贡献智慧。

“我是梅西人,我自豪。”村民李妹10多年前嫁到梅西村,亲眼见证了村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村里干净整洁,邻里关系很好,大家收入也不错。”谈及生活在“全国文明村”的感受,李妹这样说。

如果说梅西村是通过精神文明建设结出了硕果,那琼海莫村则是靠“积分制”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参加二期美丽乡村建设和‘四治’整治活动积3分、参加冬修水利活动积3分、参加农业复耕复种活动积3分……村民可以凭积分在莫村供销社兑换礼品。”博鳌镇莫村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黄立封介绍,莫村推广应用“积分制”治理模式,通过采取“加分指标 减分指标”的方式,对村民具体表现进行评分,成立村级积分制管理小组,负责落实积分制执行工作,定期公布积分排名,对积分高的村民给予奖励,对积分低的村民给予批评教育,以此激励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

莫村村民高兴地领取大米。人民网记者 李学山摄

莫村村民高兴地领取大米。人民网记者 李学山摄

“22积分兑换一瓶洗发水、13积分兑换一包洗衣粉、10积分兑换一瓶花露水,这些举措激发和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村里建设和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黄立封说,在积分制的推动下,如今的莫村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高涨,村民的自治能力和参与度有了显著提高。

乡村新美景,振兴正当时。一幅幅乡村振兴的新图景,正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坚实基础。

(责编:蒋成柳、席秀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客户端下载
返回顶部
网站地图